王安石(1021-1086),字介甫,号半山,临川新喻(今江西省新余市)人,北宋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早年经历

王安石出身于一个中下级官吏家庭。他刻苦好学,18岁中进士,后在地方任职。因政绩卓著,1067年被调入中央,担任谏官。
变法革新
1069年,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,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。变法内容包括:青苗法、保甲法、均输法、市易法、水利法等,旨在加强皇权、提高财政收入、富国强兵。
变法争议
熙宁变法引起了朝野震动,支持者认为变法有利于国家发展,反对者则认为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。王安石与司马光等保守派大臣展开激烈争论。
政治生涯
王安石担任宰相前后六年,因变法受阻,1076年辞退。此后,他退居金陵,继续著书立说。1086年,王安石病逝,谥号文。
文学成就
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,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。他擅长诗文,其代表作有《泊船瓜洲》《游褒禅山记》等。他的散文风格新颖洗炼,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思想贡献
王安石是北宋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。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、法家和道家思想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新学”。“新学”主张变革、革新,对后世思想界产生了广泛影响。
相关拓展
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改革。变法虽然最终失败,但其改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。王安石是一位复杂而富有争议的人物,其政治改革和思想贡献至今仍备受学者研究和讨论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