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”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,出自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之手,题为《泊船瓜洲》。全诗语言平实,却饱含深情,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图景,更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。
诗歌开篇点明地点,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色。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”,诗人乘船停泊在瓜洲渡口,放眼望去,长江浩浩荡荡,北岸的京口城与南岸的瓜洲之间,仅一水之隔;再向西眺望,隐约可见故都南京城的钟山,也只隔着几座山峦。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述,却将诗人与家乡的距离拉近,也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。

如果说前两句写的是空间上的距离,那么后两句则是时间上的交织。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”温暖的春风吹过,江南岸的树木和草地都被染上了绿色,生机勃勃。诗人不禁感叹,这美好的春光,何时才能照耀着自己回到家乡呢?“绿”字用得极妙,将春风的柔和、江南的 verdure 描写得淋漓尽致,更衬托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。
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清新优美,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字字珠玑,情感真挚动人。诗人借景抒情,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,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体会到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。
王安石与《泊船瓜洲》背后的故事
王安石一生心系国家,曾两度出任宰相,推行新法,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。然而他的改革触动了大地主、大官僚的利益,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。这首《泊船瓜洲》作于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回乡的途中,当时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闷。一方面,他渴望回到家乡,享受片刻的宁静;另一方面,他又放心不下国家大事,渴望能够再次施展抱负。这种复杂的心情,在这首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。也正因如此,这首诗歌才能穿越千年,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