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望岳》。这句诗以其简洁的语言,雄浑的气势,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不屈的进取精神,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。
诗歌中“凌绝顶”的“绝顶”,指的是泰山之巅,是山峰的最高点。诗人以“凌”字,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、勇攀高峰的精神,将“登顶”与“凌驾”结合起来,彰显出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。而“一览众山小”则展现了站在高处俯瞰众山的感觉,不仅是地理上的视野开阔,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豁然开朗,寓意着诗人胸怀宽广,志向高远。

杜甫写下这句诗的时候,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时期。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的战火纷飞,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痛苦。然而,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打垮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方,将希望寄托在未来。他相信,只要坚持不懈,终将可以登上人生的顶峰,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这句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“登高望远”的精神。中华民族历来崇尚“高瞻远瞩”,强调“居高临下”,从高处看问题,才能更全面、更客观地认识事物,才能更好地把握方向,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。这种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困难,勇攀高峰,最终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这句诗不仅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,一种信念的表达。它激励着人们勇于攀登人生的顶峰,开拓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。
拓展:
除了《望岳》之外,还有许多诗词作品都表达了类似的雄心壮志,比如李白的《登高》:“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”这首诗中,李白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,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,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豪迈情怀。这些诗词作品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,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,不断超越自我,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