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”,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句,描绘了一幅静谧幽深的春夜山景。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还有一句诗与之相配,将这份宁静推向了极致,那便是“夜静春山空”。
这句诗出自王维的另一首五言绝句《鸟鸣涧》,全诗如下:

> 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
>
> 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
短短二十字,却将春山夜晚的宁静与空寂描绘得淋漓尽致。诗歌的前两句以“闲”和“空”点明环境,一个“闲”字,写出了诗人远离尘嚣的悠然自得;而“空”字则将寂静的春山描绘得更加深邃,渲染出一种空灵的禅意。
后两句以动衬静,月光洒落在寂静的山涧,惊起了栖息的鸟儿,它们时而鸣叫,打破了山间的寂静,却又很快归于平静,更凸显出夜晚的宁静。
“夜静春山空”,并非指山是真的空无一物,而是指一种“空”的境界。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,是一种洗尽铅华的淡泊,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灵。
王维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,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田园著称,被誉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王维深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,在他的诗歌中,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清净、空灵的禅意。
“夜静春山空”这句诗,正是王维禅意诗的代表作之一。它不仅描绘了春山夜晚的美丽景色,更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,也引发了后人无限的遐想和感悟。
拓展段落:
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,其“诗中有画”的创作理念更是被众多文人墨客所推崇。例如,北宋文学家苏轼就曾评价王维的诗歌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并从中汲取灵感,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。可以说,王维的诗歌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唐朝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,更开拓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,将诗歌、绘画和禅宗思想融为一体,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