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赤胆忠心:解读《出师表》原文及译文

诸葛亮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闻名于世。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并为蜀汉的复兴鞠躬尽瘁,最终病逝于五丈原。其著名的《出师表》正是他临终前向后主刘禅上书,表达了他对蜀汉的忠诚和对北伐事业的决心。

《出师表》原文如下:

出师表原文及翻译

> 臣亮言:先帝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殂。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

> 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
> 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,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

>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彰其咎;效则请立誓,以报先帝之恩,终不负陛下之望也。

《出师表》译文如下:

> 我,诸葛亮,向陛下进言:先帝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还未完成,便英年早逝。现在天下分为三个政权,益州(蜀汉)百姓疲惫不堪,形势危急,这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。然而,在宫廷内尽职尽责的侍卫,和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,都是因为追念先帝的恩情,想要报答陛下。陛下应该开阔胸襟,广开言路,继承先帝的遗志,振奋士气,不要妄自菲薄,不能失去原则,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。

> 我原本只是个平民百姓,在南阳务农,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,并不奢望得到诸侯的赏识。先帝不嫌弃我出身卑微,不顾身份亲自到草庐三次拜访我,向我询问天下大事,我深受感动,于是答应为先帝效力。后来,蜀汉政权陷入危难,我被任命为统帅,在败军之际接任,在危难之时受命,至今已经二十一年了。

> 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,所以在临终前将重任托付给我。自从接受使命以来,我日夜忧心,担心不能完成托付,有负先帝的信任,所以五月率军渡过泸水,深入荒凉之地。现在南方已经平定,军队装备也已充足,应该率领军队向北进军,平定中原,竭尽我所能,铲除奸臣,恢复汉室江山,返回故都,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责任所在。

> 希望陛下将讨伐贼寇、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,如果不能完成任务,就治我的罪,彰显我的过失;如果能够完成任务,我愿立下誓言,报答先帝的恩情,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。

《出师表》不仅是诸葛亮对刘禅的政治谏言,更是他赤胆忠心、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。他为蜀汉的兴复呕心沥血,不惜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北伐事业。这份忠诚和决心,令人敬佩。

除了《出师表》之外,诸葛亮还留下许多其他著作,如《隆中对》、《诫子书》等,这些作品都体现了诸葛亮深厚的学识和远见卓识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,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他的思想和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,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
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-07-2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ubanyouke.com/3803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