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踯躅”这个词语,常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,描绘着踟蹰不前的姿态,让人感受到一种犹豫、徘徊的情感。但很多人对它的读音却感到陌生。
“踯躅”的正确读音是 zhí zhú ,两个字都读轻声。

“踯”字,本意是指行走迟缓、犹豫不决的样子,可以理解为“徘徊”。“躅”字,则表示脚步声,也引申为缓慢行进的意思。
“踯躅”二字连用,更强调了一种迟疑、不确定的状态,表达出一种对未来迷茫、徘徊不前的复杂情绪。
在古代文学作品中,“踯躅”常常用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,例如:
“ 踯躅 回首望,泪眼迷青天。” (李白《长相思》)
“ 踯躅 何所似,花落梦魂中。” (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)
这些诗句中,作者都用“踯躅”来表达人物的伤感、无奈和对过往的留恋,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。
除了文学方面的应用,“踯躅”还常常出现在植物的名称中。
有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,叫做“杜鹃花”,它还有一个别名,就叫做“ 踯躅 ”。
杜鹃花盛开之时,花色艳丽,满山遍野,十分壮观。
但是,杜鹃花也具有毒性,误食会导致中毒,所以需要注意。
因此,“踯躅”这个词语,不仅代表了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,也与一种美丽却有毒的植物息息相关,它所蕴含的意义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