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踯躅” 的正确读音:你读对了吗?

“踯躅”,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,却常常让人在读音上犯难。究竟该如何发音呢?

正确读音:zhí zhú

踯躅读音

“踯躅”的读音为“zhí zhú”, 两个字都读轻声,很多人误以为第一个字读“chí”,这是错误的。

“踯躅”的含义:

“踯躅”指的是徘徊、犹豫不决的样子。

例如:

他在十字路口踯躅不前,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。

面对如此艰难的选择,她内心踯躅,迟迟无法做出决定。

“踯躅”的出处:

“踯躅”一词最早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燕燕》,其中有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瞻望弗及,泣涕涟涟。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山。瞻望弗及,泣涕涟涟。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水。瞻望弗及,泣涕涟涟。” 这首诗描写了女子送别丈夫时的悲伤和不舍,其中“差池其羽”即指燕子飞翔时忽左忽右,徘徊不定的样子, 用来比喻女子内心难以割舍的痛苦和挣扎。

“踯躅”的文化内涵:

“踯躅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,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和彷徨, 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。

除了“踯躅”一词之外,还有一些与“徘徊”相关的词语,例如:

徘徊: 指在某处来回走动,犹豫不决。

踟蹰: 指迟疑不决,犹豫不前。

彷徨: 指在思想上犹豫不决,不知所措。

踯躅: 指徘徊不前,犹豫不决。

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和彷徨,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, “徘徊”侧重于行动上的来回走动, “踟蹰”侧重于行动上的犹豫不决, “彷徨”侧重于思想上的犹豫不决, 而“踯躅”则侧重于行动和思想上的双重犹豫。

拓展:

除了读音之外, “踯躅”这个词语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植物——杜鹃花。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, 其花色艳丽, 花期较长, 深受人们喜爱。 在古诗词中, 杜鹃花也常常被用来寄托情感, 表达思念、悲伤、离别等复杂的情绪。

例如,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山石》一诗中就有“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。 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。 回首叫何事,空山独踯躅。 花落知多少? 一壶酒尽倾。” 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林中漫步, 看到杜鹃花落, 内心感到无限悲伤, 这种悲伤或许来自对过去的怀念, 或许来自对未来的迷茫, 又或许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。

总而言之, “踯躅”一词既是一个常见的词语, 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 它不仅是一个词语, 更是一扇通往历史、文化、情感的窗户。
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-07-2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ubanyouke.com/6327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